答:1、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快乐地做游戏,成为孩子的玩伴;
(在快乐的游戏当中达到语言输入,孩子更好接受)
2、每次叫到孩子名字时一定设计出下一个环节让他做什么;
(总是没事叫孩子名字,久了再叫就不理你了哦,不是因为他听不到,和狼来了的故事一个道理。)
3、虽然孩子还小但也坚持和孩子一起看书,念书时使用超语段;
(能做到每天一本书**,不行的话,每周1-3本也可以,*重要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。可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,书里也会涉及到很多习惯养成的内容。)
4、拍摄孩子经历的事情,之后把照片洗出来和他谈论分享,和宝宝一起做他的经验小书;
(做的过程和讲的过程都会有很多语言输入,而且孩子会很感兴趣。)
5、收集超市的宣传单页,因为里面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图片,可以用作给孩子康复时的教具;
6、经常带领孩子外出,并提前做好功课,设定本次外出的康复目标;
(让孩子接触的知识面更广些,有助于提高各方面能力。)
7、用常见的废旧材料和孩子一起制作好玩的玩具;
(石头、树枝、土都是孩子的好玩具,有些玩具很粗糙,但孩子很喜欢,而且制作的过程会有更多的参与感。)
8、喜欢和孩子一起唱简单的儿歌;
(儿歌的节奏和重复出现的词汇对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展很有益处。**是亲口唱甚至自己编,电子设备放出来的效果会打很多折扣。)
9、每天记录孩子通过聆听理解和表达的新词汇;
(孩子在练习听觉和言语时,需要用他能理解的词汇,所以记录和积累孩子的理解的词汇量非常重要。)
10、每天都会检查孩子设备,监听麦克风;
11、少玩手机少看电视,更多的时间是陪孩子做游戏,也说服家人和你一起;
12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解同龄健听孩子的语言、认知发展等方面知识;
13、对于孩子的助听设备非常清楚如何使用、检测、维护;